梅雨季节开车确实需要格外小心!湿滑路面、能见度低、突发性暴雨都是这个季节的“特色”,我整理了一份详细的注意事项清单,帮你安全度过这段多雨时期:
一、出发前的准备与检查
1.彻底检查轮胎:
胎压: 确保符合厂家推荐值(车门框或说明书上有标注)。胎压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抓地力和排水性能。
胎纹深度:*极其重要! 确保胎纹深度足够(至少3mm以上,建议4mm以上)。磨损严重的轮胎排水能力极差,极易发生“水漂”现象(车辆失控打滑)。如果磨损严重,务必及时更换。
轮胎状况: 检查是否有鼓包、裂纹、扎钉等损伤。老旧轮胎性能会显著下降。
2.确保雨刮器工作良好:
检查雨刮胶条是否老化、硬化、开裂或刮不干净。梅雨季雨刮使用频繁,老化的胶条会严重影响视线。
加满玻璃水,使用专用的去污型玻璃水,能更好地清除油膜和污渍,保持视野清晰。
3.检查灯光系统:
确保所有车灯(近光灯、远光灯、前后雾灯、转向灯、刹车灯)工作正常。梅雨季光线昏暗且能见度差,灯光是让其他车辆看到你的关键。
4.保持车窗视野清晰:
清洁内外车窗、后视镜。去除油膜(可使用专用油膜去除剂),防止起雾和水珠挂留影响视线。
检查车窗密封条是否老化,防止漏水。
5.检查刹车系统:
湿滑路面刹车距离会显著延长。确保刹车片厚度足够,刹车盘无明显异常,刹车油液位正常且在保质期内。如有异响或制动力减弱,及时检修。
6.清理排水通道:
检查天窗排水孔、车门排水孔、前挡风玻璃下的排水槽是否畅通。堵塞会导致雨水倒灌进车内,甚至损坏电子设备。可以倒点水测试一下。
7.规划行程:
出发前查看天气预报和实时路况信息(导航APP),了解是否有暴雨、积水、塌方或交通管制。尽量避开积水严重路段和交通高峰。预留更多时间,避免因赶路而急躁驾驶。
二、行车中的安全驾驶技巧
1.降低车速,保持车距:
这是最重要的原则! 湿滑路面轮胎附着力下降,刹车距离可能是干燥路面的2倍甚至更长。务必显著降低车速。
大幅增加与前车的跟车距离。 至少保持平时干燥路面2倍以上的安全距离,给自己留出充足的反应和制动空间。
2.正确使用灯光:
小雨或阴天: 开启近光灯。
中雨、大雨或能见度较差时:*务必开启近光灯和前雾灯。 雾灯在雨雾中的穿透力更强。
暴雨、大雾等极端恶劣能见度时: 在开启近光灯和雾灯的同时,可以开启后雾灯(非常刺眼,仅在能见度极低时使用,以免影响后车)。
切勿滥用远光灯! 雨雾天气下,远光灯会在水滴中发生强烈散射,形成一片白茫茫的光幕,反而严重降低能见度,对前车和对向车辆造成眩目,极其危险。
3.集中注意力,谨慎驾驶:
双手握稳方向盘,避免急打方向、急加速、急刹车等激烈操作,防止车辆侧滑失控。
时刻关注前方及两侧路况,提前预判。特别注意行人、自行车和摩托车,他们在雨中更不易被察觉。
警惕路面变化:注意观察前方是否有积水、坑洼、油污(下雨后路面反光异常处可能是有油污)、散落物等。尽量避开未知深度的积水区。
4.防止车窗起雾:
开启空调(A/C)并调至吹前挡风玻璃模式(扇形图标),使用外循环效果更佳。这是最快最有效的除雾方法。
如果雾气不大,可以稍微打开车窗通风。
提前在车窗内侧涂抹防雾剂也有一定效果。
5.安全通过积水路段:
“一看二慢三通过”:
看: 观察前车通过的轨迹和状态,判断水深。观察路边参照物(如路基、树木、台阶)判断水深。如果水位接近车轮一半高度或超过排气管高度,强烈建议不要冒险通过! 对于轿车尤其危险。
慢:*必须低速(10km/h以下匀速)通过! 速度快会推起水浪,容易导致发动机进水(水通过进气口吸入)和车内进水。手动挡车辆可挂入低挡位(1挡或2挡)。
通过: 选择安全路线,尽量沿着前车轨迹行驶。避免中途停车、换挡或急转弯。保持油门稳定。
如果不慎在深水中熄火:
绝对不要尝试再次启动发动机! 二次启动几乎必然导致发动机严重损坏(发动机进水后压缩的是水,会造成连杆弯曲甚至断裂),且保险公司通常对此免责。
立即关闭所有电器设备。
尽快安全撤离到高处,并联系救援。
6.应对“水漂”现象:
当车辆高速驶过积水层时,轮胎可能失去与路面的直接接触,而是在水面上滑行,完全失去抓地力,方向盘和刹车会瞬间失灵。
预防: 降低车速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!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。
发生时:
保持冷静! 紧握方向盘,保持车辆行驶方向。
松开油门踏板!*不要急踩刹车! 让车辆自然减速,等待轮胎重新接触地面恢复抓地力。
感觉轮胎重新抓地后,再轻柔地修正方向或轻踩刹车。
7.注意横风:
梅雨季节常伴随强风,尤其是在桥梁、隧道口、空旷地带。
握紧方向盘,适当降低车速,注意车辆可能发生的偏移。
8.避免长时间使用内循环:
虽然内循环除雾快,但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车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,容易犯困。在保证不起雾的前提下,适时切换到外循环或开窗通风。
三、停车注意事项
1.选择安全地点停车:
避免在低洼地带、排水不畅处、易积水路段、大树下(雷击、树枝断裂风险)、广告牌下、不稳固的山体或边坡旁停车。
尽量选择地势较高、排水良好的停车场或车库。
2.避免涉水停车:
不要在积水中停车,以免水浸损坏车辆。
3.使用驻车制动(手刹):
在潮湿环境中,普通手刹拉线可能生锈粘连。在平坦路面停车时,可挂入P挡(自动挡)或挂入挡位(手动挡)后,轻轻拉上手刹或不拉(确保安全前提下)。在坡道停车则必须拉紧手刹并挂挡。
四、特殊情况处理
* 遭遇暴雨: 如果雨势过大,能见度极低(低于50米),最安全的做法是尽快将车停到安全地带(如服务区、停车场或地势高的路边开阔处,开启双闪灯)等待雨势减小。不要勉强行驶。
* 车辆故障或事故:
尽量将车移到应急车道或安全地带。
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(双闪)。
在车后方足够远(雨雾天气更需加大距离)的位置放置三角警示牌。
车上人员迅速撤离到护栏外等安全地带,拨打救援电话报警。
* 雷暴天气: 在车内通常是安全的(车身相当于法拉第笼),但应关闭车窗和收音机、GPS等电子设备,避免触摸车内金属部件。不要停在树下或空旷高地。
总结关键点:慢!慢!慢! 保持视野清晰、增大跟车距离、正确使用灯光、绝不冒险涉深水。安全第一,谨慎驾驶!希望这些建议能让你在梅雨季的行车路上更加安心。
|